• 登录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
  • |
  • 繁体
  • |
  • 加入收藏
  • |
  • 关怀版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219日,2025年毕节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2025年重点工作作安排部。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劲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在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底色越加鲜明。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服务保障任务。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6%、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PM2.525立方米、同比降低4立方米;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99.3%,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东风水库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会议强调,2025实现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体系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一要统筹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健全完善长效整治机制,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推动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见效。二要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控等“五大攻坚行动”。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统筹抓好噪声监管防治;推动重点河湖污染治理攻坚突破,序时完成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着力加强固体废物堆存排查和危险废物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工业固废综合治理攻坚突破;完善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推进生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建设。三要协调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做好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有序推进“绿盾”行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维护生物安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四要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练兵、比武等技能培养,提升执法能力和案件办理质量。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聚焦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园区和建设项目,推进落实非现场执法监管,探索推行“红黄绿”赋码管理,强化对企业、基层的帮扶指导五要优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环境准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重点行业深度治理。积极谋划申报一批生态环境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毕节。六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化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和市级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统筹优化环评分级管理,优化调整“三线一单”,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七要全面打造生态环保铁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锻造一支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忠诚本色、展现铁军风采的生态环保队伍。

毕节市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县级领导,局机关各科(室)及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在主会场参会。毕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层以上干部受邀列席会议

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各县(市、区)分局、百里杜鹃和毕节高新区执法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在分会场参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57-8222057、0857-863841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及政务公开相关事宜)

地址:毕节市七星关区碧阳大道518号
(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E栋215室)
邮箱:bjxs555@163.com

黔ICP备05002319号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021号 网站标识码: 5205000011

版权所有: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Chrome、
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
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