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建筑行业用工需求大、从业人员多、民族器具制作技艺精湛的优势,围绕本地工程建筑、房屋装修、家具制作、民族漆器等行业发展及用工需求,鼓励职业院校办强建筑类教学专业,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建筑企业、家具(器具)制作企业积极参与,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形成“毕节建工”人力资源品牌。到2025年,培育“毕节建工”5万人...
立足全市服装生产加工产业发展和从事纺织行业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围绕服装生产加工、藤(竹)编、毕节苗绣、服饰设计制造等领域,鼓励和引导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精准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培育形成“毕节织工”人力资源品牌。到2025年,培育“毕节织工”3万人以上。
立足毕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高效农业的优势,围绕夜郎汤锅、织金“水八碗”、大方豆干、毕节汤圆、黔西黄粑等地方特色食品,以本地绿色、有机、原生态食材为原材料,挖掘特色饮食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统一原料标准、制作工艺、经营标准和营销理念,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毕节乡厨”特色餐饮业,让“毕节味道”成为“舌尖上...
立足毕节丰富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建强职业院校旅游类和康养类专业,引导培训机构及企业积极参与,培育一批服务产业所需的护工、护理、保健、理疗、美容等康养类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毕节康护”人力资源品牌。到2025年,培育“毕节康护”人才2万人以上。